臥姿擺位,特別是仰躺,常常是許多孩子一天中維持最長時間的姿勢,也最容易被忽略,因為不是躺著就好,反而要特別注意身體的支撐,不然可能會造成孩子身體的疼痛,以及張力不平均所產生的身體變異。以下彙整仰躺時的擺位重點提供家長做為參考。
(1) 如果孩子無法自行移動的話,頭部應保持舒適、置中的位置。
(2) 身體/脊椎要保持正直,需要的話請以捲起來的毛巾或墊子來支撐。
(3) 彎曲臀部以釋放下背部的張力及舒解腿部的僵硬,在膝部下方加支撐協助改善擺位。
(4) 保持兩腿分開,需要的話使用軟墊協助,避免夾腿。
(5) 腳部儘可能像站立時的角度,如有垂足或壓腳的情況,請諮詢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有關足踝或腳部矯正器。
(6) 肩部及手臂應保持向前並加以支撐,需要的話可以捲起來的毛巾協助或相關輔具協助。
當孩子發展較為遲緩時,更需要注意孩子身體的發展,早期的投入與行動,效果通常會更好。
圖1 當孩子身體比較無力鬆軟且發展坐姿的能力較為遲緩時
圖2 首先需要一張可以固定支撐、保持坐姿的擺位椅
圖3 當孩子的頭控及身體控制慢慢改善時,就可以逐步的減少支撐
圖4 最後隨著身體功能的改善,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坐,只需要少許的支撐協助。
上圖說明了坐姿擺位在早期發展的重要性。在孩子小的時候儘可能讓他坐在合適的坐椅上,訓練坐的能力,慢慢就有機會提升頭控及身體各部位的控制。孩子能夠坐,也才有機會發展其他學習的能力,改善與家人的互動,家長也比較能做時間上不同的安排。(image source: courtesy of DINF)
腦性痲痺的孩子通常會呈現痙攣、肌肉無力、活動受限等症狀,也因此無法承受重力的影響,可能有發展成肌肉攣縮、髖關節脫位、風吹式變形及脊柱側彎等個別或組合問題的風險。
「風吹式變形」是一邊髖關節外展和外旋,另一邊髖關節則呈現內收和內旋的相反情形,是一種嚴重與不易處理的問題,不僅會損害孩子站立的能力,也會影響孩子在躺著或坐時的舒適性。
「風吹式變形」經常會讓脊椎伴隨骨盆的變化產生以下的症狀:
– 骨盆移位造成脊椎側彎
– 骨盆旋轉造成脊椎旋轉
無法提供骨盆與股骨足夠的支撐與對齊的姿勢是導致「風吹式變形」的主要因素,所以當孩子躺著休息或睡覺時,臥姿擺位要特別注意維持骨盆與雙腿的良好支撐與位置的一致性,避免長時間姿勢的不正確產生身體變異發生的可能。
(Source : permobil)
日常使用的推車或輪椅,如果骨盆無法擺正或提供股骨足夠的支撐,很可能就是造成風吹式變形的源頭,家長或照護者可以檢查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