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當時,我們去看病的是日本最早建立的肢障兒童治療機構「整肢療護園」。是1942年成立以來經過幾次組織改革到現在爲止對各類殘疾兒童提供醫療,教育等跟各類殘疾兒童相關的全方位服務的綜合性殘疾兒童治療機構。(現名稱;心身障害児総合医療療育Center)然後,我領取了殘疾人証。等級為2級(1級最爲嚴重,10年後改爲1級)。

 

應該是1965年冬天吧。我跟媽媽一起在這個「整肢療護園」住院,接受「母子住院式集中治療」當時,這個治療療程有兩種。初診者以3個月爲一個療程,復診者以2個月爲一個療程。在這個期間孩子可以接受PT・OT・ST等集中治療和與此相關的各種醫學檢查。除此之外還有針對母親的療育講座。再説,孩子接受PT・OT・ST等集中治療時,復健老師對母親不斷解釋,現在在做的是什麽,爲什麽要這樣做。另外還設每周一次的「媽媽復健老師日」在這個時候,在復健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媽媽們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復健訓練要學會出院后的居家復健訓練目標和要領。這一段説的故事也許對現在的腦性麻痹孩子家長來説沒什麽新鮮。但是50多年前已經有這樣的腦性麻痹兒童治療機構。還值得向你們介紹的吧!

 

我們第一次在哪裏住院的時候,我已經快三歲了。可是那時日本還沒有普及「早療」觀念。而且當時CT・MRI等腦部檢查儀器和技術還沒有發明的時代吧。不能早期確診腦性麻痹。所以就連在「母子住院班」的孩子年齡也都比較大。屬於學齡的孩子也不是罕見的。

 

當時,日本很少有接受腦性麻痹兒童的學校。如果一個腦痲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話,就連特殊兒童學校也將他拒絕門外。所以當時在「母子住院班」裏也有很多重度「超齡兒」。所以那時,我在這個班裏年紀最少的孩子。

 

雖説,這裏是個治療機構及病房,可是另一方面在這裏也會釀出濃濃的「CP大家庭」或「CP幼兒園」的氣氛。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這個治療機構的幾十個媽媽和孩子聚集一堂而生活在一起,不知不覺地每個人都成爲了這個「CP大家庭」或「CP幼兒園」的成員。

 

當時這個治療機構基本上都采用多人房。跟自己同一個房間生活的「病友」家屬之間經常會產生了第二骨肉一般的親情。”